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原創辯論稿

          佛系不是當代青年人的幸福之道一辯稿

          2019年10月22日19539時疚

          辯論稿

            謝謝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觀點是:佛系不是當代青年的幸福之道。在討論之前,首先讓我們明確一下佛系的定義。佛系,網絡流行詞,即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態度。通俗一點說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青年一詞的含義在全世界不同的社會中是不同的,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青年為:15-44周歲,中國共青團定義為14-28周歲。由于年齡階段的限制,導致精神與現實之間的供需失衡,越來越多的人把佛祖無欲無求的概念偷換到自己身上,其實就是喪文化的一種表現。在這種喪文化中孕育出一批佛系青年則失去了對本該有的生活的追求。何為生活?即為了生命的意義而活。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爭做一個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的青年,每天都過著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的生活,視平淡為佛系的那個人乃至整個社會,將該如何談進步?又談何發展?

            本文只顯示部分辯論稿,如有需要歡迎去辯論稿商城付費查看完整辯論稿!

            辯論稿都是原創,需花費時間精力,需付費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