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主席。
當代是怎樣的社會?2021有1078萬人參加高考,其中只有6.45%的人可以順利進入985、211;2020年公務員考試,60名考生中才有一人可以成功上岸;2016年至2020年法考,平均每100人大約有13人可以通過。企業熱門崗位錄取比也令人感到焦慮。所以,這是一個被比較的,層層篩選的,不進則退甚至少進為退的時代。
而當代青年又是什么樣的群體?根據《中國大學生成長白皮書》顯示95 .7%以上的大學生存在迷茫和困惑,也就是說年輕人并不具備獨立判斷人生方向的能力,根據斯坦福大學調查顯示,當一個人進入18歲以后,明確清楚自己想做怎樣的人的,只有20%,剩下80%其實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梢?,迷茫更是青年常態。而處于這個階段的我們,面前有兩個選擇:勝人抑或是勝己。前者在發展道路上,學習立為標桿身上的閃光之處與核心競爭力,并抱著超過的心態找對方向,且提高自我能力;后者雖會參考社會環境,但主體還是在自我原有領域逐步提高。誠然,兩種方法都對自我能力有所提高,追求勝己也并無過錯,錯的是在這個內卷的時代只追求勝己遠遠不夠。勝人也并非永遠爭奪第一,更多的是以一種學習既定目標核心競爭力以超過對方為目的的努力進步。基于此,我方認為勝人在這個時代更為重要,論證如下:
本文只顯示部分辯論稿,如有需要歡迎去辯論稿商城付費查看完整辯論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