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軟文推廣

          湖南民間學者無量子高手在民間

          2019年08月10日4257用戶投稿

            民間學者是獨立或徘徊于政府之外,沒有或很少得到政府提供的科研經費,通常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學術觀點和見解。因此民間學者又被稱為“自由學者”。

            有言說:“高手在民間”,我以為然。我的一位朋友,名無量子,隱居于湖南長沙洛書草堂,種地為生。文化程度較低,因執著地研究遠古文化、玄學、易學、道學等等。頗有建樹而被明星富商密集拜訪。在博士、碩士、學士林立的時代,每成一部新書,他毫不掩飾地在作者簡介中寫上“無量子,農民”字樣。對于這種本真流露,莫過是一種個人行為而已,但是落花無心,流水有意,無量子的坦誠卻因此招來非議:你出書就出書,偏要注明農民,豈不是要羞辱那些高學歷而不能或不愿著書立說者嗎?于是喊殺聲陣陣。有人說無量子并無真才實學,虛有其名而已。無量子天生犟脾性,一如既往我行我素,好在“好人自有天眷”,竟然有很多賞識他的人將他奉之為師。明星富商紛紛向他求經問道,化解煩惱。

          1.jpg

            關于“高手在民間”的見地,據我揣度,大底只有老百姓才發如此感嘆。自古無論官大官少,都天生一種優越感,都會覺得自己比草民百姓高明許多;就連那些有點學歷的,也常常以優越感自居,怠慢民間高手,這是不爭的事實。

            無量子將自己的研究編寫成書,實屬不易,雖然偶有錯別字,但內容還是經得起推敲的,《四柱八字命理學》《種生基風水改運》《和合術》《買樓參同契》《男女八字合婚姻》這幾本書我都簡單閱讀了一遍,雖然算不上驚世之作,但也算得上佳作。

          2.jpg

            “學在民間”,由來已久。我國歷史上諸子百家各執其業所形成的中國文化發展史上輝煌的“百家爭鳴”局面,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間學術的價值。

            云南師范大學教授周智生認為,民間學者長期在田野考察,有很多獨特的視角,能看到一些學院派看不到的問題,對一些學術界的傳統觀點、權威定論有較強的突破意識,他們提出的一些新見解,對活躍學術氣氛、激蕩學術思維很有益。此外,民間學者與民眾接觸多,交流方便,其學術觀點更容易傳播,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我們的研究一直都有民間學者的參與。我們有專業知識和理論系統,他們接地氣,掌握大量一手當地社會文史資料,這樣優勢互補,有利于更加扎實有效地開展研究工作。”周智生說。

            “但他們畢竟缺乏系統的學術訓練,因此學術規范性及專業性相對不高?!敝苤巧J為,民間學者應積極主動地參加主題性的學術活動,汲取眾長,拓展學術視野,掌握該領域研究前沿。還應積極研讀學術經典,提高解讀文獻的能力,對一些歷史資料不能望文生義。此外,還要有國家戰略意識,不能總是站在本土角度思考、分析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士林告訴記者,民間學者的學術研究既不為謀生,也不為榮耀,憑的只是一個“癡”字。他們花自己的錢搞科研,其成果最終貢獻于全社會,為地方文化傳承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劉士林認為,應該從制度設計上為民間學者提供科研機會,比如設立專門的科研項目申報通道等。

            像無量子這樣的民間學者有很多,我們應該抱著激勵的心態去看待他們,無論他們最終能走到什么高度,但他們今天都努力過,這種潛心研究學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