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政惠在《從接受角度研究史學》一文中指出:“任何一部史著,它的最可貴價值,在于讀者的接受和社會的承認。”然而目前,長期以來史學研究集中在新史料的發掘、新研究方法的總結、史籍編纂體例研究等艱深的方面,對讀者接受程度的考察甚微,對史學著作如何吸引讀者,更廣泛地傳播分析較少,相較于大眾的消費狀況,史學作品的“圈內消費”更受重視。歷史學作為一個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長期忽視大眾的社會需求,將難以發揮更大的社會作用,這就需要史學作品被廣泛地普及。何茲全認為:“歷史學主要有兩個使命:一是人類社會的客觀真實和發展規律,二是把這些知識普及到人民群眾。”史學研究提高之后就是要普及,而以戲說歷史,即一種將高深歷史研究通俗化的方式,能夠很好地改善當下重學術,輕普及的歷史問題。因此我們今天探討歷史題材作品戲說歷史是否利大于弊,應該看它能否滿足當下歷史文化普及的需求。
本文只顯示部分辯論稿,如有需要歡迎去辯論稿商城付費查看完整辯論稿!